賀茂勝把牧草塞滿背簍。劉興敏攝(影像中國)
開欄的話
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,更是追夢人的舞臺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,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、開創(chuàng)者、建設(shè)者。”
本版開設(shè)人物報道專欄“點贊新時代”,把筆端對準美好生活的創(chuàng)造者、守護者,讓版面呈現(xiàn)努力奔跑的追夢人,講述普通人具體而微的人生故事,展現(xiàn)一個奮斗中國的泥土香、煙火氣。
平凡,是每個人生命的底色。每一個平凡中國人的奮斗歷程,融匯成了新時代最美的交響。
青山綠水間,一片甘蔗地里,賀茂勝的背簍又滿上了,翠綠的葉子層層疊疊,他背在背上,從地里走上田間小路,步履輕快地往大路走去。就像他的日子,從清貧走向殷實,又走向富裕。
“老賀,又在背草?聽說你又多養(yǎng)了牛?!?/p>
“是啊,小崽子們都等著我吶?!?/p>
重慶市云陽縣路陽鎮(zhèn)南海村是一個偏僻的山村,離云陽縣城約90公里,土地較少,經(jīng)濟比較落后。
皮膚黝黑,臉頰清瘦,歲月在賀茂勝臉上雕刻了一道道皺紋。賀茂勝家比較簡單,卻打掃得很干凈。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幅字——“受人一斗不如借人一畝”,這幅字是鎮(zhèn)里一位老師給他寫的,賀茂勝很喜歡。這里面有個故事。
原本,賀茂勝家里十分困難。妻子患病,3個孩子都在讀書,他不便外出務(wù)工,夫妻倆起早貪黑勞作,日子過得仍然很拮據(jù)。
不成想,禍不單行,一場旱災(zāi)讓他們家雪上加霜?!爱敃r,我們只能啃紅薯和土豆了,稀飯都喝得少。”回憶起當年的窘境,賀茂勝憨笑著。
見他如此窘迫,鄰居秦建英不忍心,給他送來50斤大米。但這個要強的漢子不肯低頭,思慮再三,拒絕了米,懇求借塊田。秦建英不僅借田,還借錢給他買秧苗。那一年,賀茂勝收獲了3000多斤稻谷,終于緩了一口氣。
解決了眼前之憂,但賀茂勝依然貧困。村里考慮到賀茂勝家的情況,把他列為貧困戶。
當村干部來通知他時,他卻挺生氣的,因為他很不服氣,“看不起我嗎?我靠自己沒問題的!”“老賀啊,別這么犟,政府是要幫你啊。你要真有本事,就馬上脫貧,讓大伙兒看看!”
雖然知道大伙兒是為了他好,但賀茂勝心里仍然不是滋味。一定要甩掉這個窮帽子!他暗下決心。怎么辦呢?他找到鎮(zhèn)里干部,鎮(zhèn)里建議他可以嘗試養(yǎng)牛,之前有人成功了,政府可以提供支持。
賀茂勝決定干一把。鎮(zhèn)里和村里聯(lián)合借給他20萬元,還幫他出主意、選地方。2014年3月,賀茂勝一共買了9頭母牛和5頭小牛,并搭建了牛棚。
圈養(yǎng)的牛長得快,需要大量的牧草。夫妻倆用背簍背草。一年時間里,他們背壞了9個背簍,搬運兩萬多斤紅薯、20多萬斤牧草。妻子趙念英有支氣管炎,干活勞累了就咳嗽不止。賀茂勝心疼妻子,總是讓她少背點,還悄悄把她背簍里的草弄松一點,讓她早點回去休息。夫妻倆苦里熬蜜,辛勤勞作,被鄉(xiāng)親們稱為“背簍夫妻”。
除了勞作之苦,還有挫折。由于不懂技術(shù),有母牛在下崽時難產(chǎn)而死,讓老賀難過得生了一場病。病好以后,賀茂勝打起精神,找獸醫(yī)耐心請教,向同村的養(yǎng)牛戶詢問經(jīng)驗,逐漸摸索出了一些辦法。
春華秋實。2015年,賀茂勝賣出10頭牛,收入8萬多元。2016年,賣出了13頭牛,收入10多萬元。如今,他家有19頭牛,貸款也快還清了。
村民們看到賀茂勝脫貧了,上門來請教,跟他學(xué)養(yǎng)殖。“老賀過上了好日子,我們都替他高興,也讓我們更有干勁?!庇诎才c賀茂勝的村子隔了一座山,他聽說老賀脫貧后,特意趕到他家來祝賀。
賀茂勝很高興,去打印店印了5個字——“賀茂勝牛場”,用不干膠貼在門柱上?!皥觥弊譀]粘牢,掉了下來。“算了算了,就叫做‘賀茂勝牛’,老天爺特意夸我呢!”賀茂勝嘿嘿一笑。
現(xiàn)在,賀茂勝不用這么辛苦了。村里的路修到了他家,他買了一輛電動車。收割完后,他把牧草從地里背到車上,就可以運回家。
賀茂勝的日子越來越好。他家的樓頂上,放著9個背簍,一直舍不得扔。他說,這是他那段難忘歲月的寫照。
?